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精华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猫》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猫(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猫》这一课的生字、词,并且学习了用“抓总起句的方法来了解课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老舍先生家的猫有什么特点呢?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课件一)

(大猫古怪,小猫可爱。)

是啊,对于这古怪又可爱的猫,老舍先生丝毫没感到厌烦,反而很是喜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深入课文,品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首先,我们来看课文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中心句是那句话?(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二、读中感悟,抓古怪,品大猫之三怪

(一)大猫第一怪

1、一个“实在”就更加突出了大猫性格的古怪,使语气更加肯定。

那么,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边读边作批注。

2、更精炼点,哪些词能说明猫的古怪呢?(老实贪玩尽职)

3、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把这三方面的性格特点连接起来的?(“可是”,用了2次。)

并且,每一方面性格后都用了一个语气词,把它圈出来。(语气词“吧”)

4、再读课文,感悟“可是”“吧”对表达“古怪”的作用。

(“说它老实吧,可是有时贪玩,说它贪玩吧,可是有时又很尽职。”这里两次用“可是”转折,表现出了猫的性格让人捉摸不透。句末用“吧”使语气不十分确定,更让人感到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这只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5、分层品味作者遣词造句之妙,感受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1)这是一只老实的猫,老实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说它老实吧……无忧无虑。)

(在这句话中,“乖”字用的非常好,它本来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这里却用在了猫的身上。在这里,“乖”不但有听话的意思,而且让人读起来觉得“猫”像个活泼、机灵的小孩十分可爱,同时也表达了老舍先生的爱猫之情。)

(2)这是一只贪玩的猫,贪玩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关联词“任凭……也”用得好,将猫极其贪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要玩就尽情尽兴地玩。要是没玩够,“不管”谁,“无论”谁怎么呼唤都不会回来。)

(3)这么贪玩的猫,家里来了客人,老舍先生会怎么说呢?(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连用3个语气词,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猫的关切、宽容和喜爱之情。)

(4)它还是一只尽职的猫,文中怎样描写它尽职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猫在捉老鼠时尽职的表现是:“屏息凝视”是专心;“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表示有耐心;“非……不可”表示有决心,突出表现了猫的尽职,与前面的贪玩形成对比,恰好说明了猫的性格古怪。)

(2)大猫第二怪

猫还有什么古怪的地方?

1、学生读句子,小组合作,找出相关语句。

2、交流:从猫情绪上看,写了两个方面,找出词语概括。(高兴:温柔可亲;不高兴:一声不出。)

(板书:温柔可亲——声不出)

3、文中用了几个细节把“温柔可亲”写具体的?(用身子蹭你的腿;伸脖子让你抓痒;在稿纸上踩印小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

4、品读句子,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怎么是“蹭”?做个动作看看,会有什么感觉?(轻轻摩擦的意思,这个字表现了猫的温柔可爱,猫好像在向主人撒娇,勾画出一幅猫亲人,人爱猫的画面。)

(2)运用比喻,把猫的脏脚印说成了是清香秀丽的梅花,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不同”“各异”“多端”都是“不一样”的意思,可想象猫的叫声“丰富多腔”,因为作者太喜欢猫了,才会把猫的各种叫声当做美妙的歌声来欣赏。

(4)不高兴时,“无论……也……”突出了猫的冷漠,与前面的“温柔可亲”形成对比,再次印证了性格的古怪。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又流露出喜爱。

(三)大猫第三怪

1、猫的性格古怪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呢?一起来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从猫的胆量上看,又写了两个方面,谁能用短语概括出来。

(板书:

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3、“藏”说明胆小,“斗一斗”说明勇猛,两者看似矛盾,但正好说明了猫的性格古怪。

2、小结大猫三怪

引导学生小结:紧紧围绕“大猫古怪”写了“三怪”让我们觉得“古怪”的猫,实在是可爱。

过渡:“古怪”大猫实在可爱,那么刚刚满月的小猫是不是一样可爱呢。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4、抓可爱,品小猫三淘气

(一)齐读中心句。(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二)分清层次: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小猫可爱、淘气?(概括小标题)

(1)耍个没完没了。

(2)撞疼了也不哭。

(3)抱花枝打秋千。

分述

(3)你发现“耍”“撞”“抱”三字之妙吗?(都是动词,都写淘气,都当孩子来写,充满了疼爱、喜爱之情。)

五、回全篇,总结全文特色

(一)你发现老舍先生仅用哪一字就把“大猫古怪”与“小猫可爱淘气”衔接起来了吗?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用“更”衔接起来的)为什么不用“很”呢?(“更”不但写出小猫十分可爱,而且写出小猫比大猫更可爱,并且将前面写大猫古怪与后面写小猫淘气可爱的内容连成了一体。这些都是“很”不能代替的。)

(二)老舍先生写的猫非常可爱,他是怎样表达爱猫之情的?

1.把猫人格化。

2.抓住了猫的性格特点写。

3.结构上。大猫“三怪”与小猫的“三淘”用“更”连成一体;不但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使我们看到了猫多方面的性格,更觉得猫可爱。

六、小练笔,动笔写小动

围绕一个特点,举两三个事例,写一个小动物。

[板书设计]

13、猫

古怪可爱

老实贪玩尽职生气勃勃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天真可爱

胆小勇猛人爱猫猫亲人

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生字、生词,弄清“枝折花落”和“屏息凝视”两词中多音字的正确读法。

二、阅读课文,了解猫长大后和满月时的特点,并运用朗读与想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体会满月时小猫的天真可爱。

三、借助课外阅读,品读课文内容,感受老舍先生的爱猫情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勇于创新的激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设情感。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麻雀》,让我们感受到动物身上那种和我们人类同样伟大的母爱;学习《雪猴》《鸟情》,我们又感受到人与动物朝夕相处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依然要走进一个由“情”编织的世界,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猫”。

二、用心读文,整体感知。

1.读文解难: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字找出来。

(通过查字典,结合语境,重点弄清“枝折花落”“屏息凝视”中“折sh锓屏bǐng”的读音。)

2.初识内容:

你觉得老舍先生家里养的是怎样的猫?

(学生各抒己见,将猫的各种性格一一谈出,暗含“性格矛盾”之处,利于老师进一步启发。)

3.理清脉络:

老舍先生到底写了几只猫,出示两幅挂图。

文中哪部分写了长大后的猫?哪部分写了满月时的小猫?

(学生从文到图再到文,自然理清了文章脉络。)

三、情趣激发,自选内容。

两部分中,同学们想先学哪部分?

(自由选择,统一想法——学习“小猫”部分。)

四、品读想像,情感共融。

1.读读想想,小猫满月时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文中感受到什么?

2.遇到印象深的或感受深的句子,不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一下。(学生或读中体会感情或在书上点注或想像文中片断。)

3.小组交流。

4.品读想像,激发学生爱猫之情。

①小猫玩鸡毛、玩线团的情景。

②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的情景。

5.欣赏“养花”片断,体会老舍爱猫的情怀。

①出示“养花”片断,谈谈感受。

“养花”片断——我得天天照管他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心他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

②对课文此部分中哪些句子有感触?(读一读)(从“爱花”之感深到“爱猫”之情切。)

③想像表演,体会至深:试想一下,老舍先生面对他钟爱的花,又面对破坏了花的那么天真可爱的小猫,会是什么样子?

6.师生共读此段。

7.感悟写法:为什么读着老舍先生的文章,我们的心理涌出了这么多的情感?为什么读着老舍先生的文章,我们的脑海中涌现了如此丰富的画面?为什么老舍先生将大家熟知的小猫写得这么生动有趣?

(学生小结:仔细观察,充满爱心。)

五、欣赏精品,激励共鸣。

1.现代大作家冯骥才也曾写过一篇类似文章《珍珠鸟》,和老舍先生的《猫》有异曲同工之妙,想欣赏一下吗?

2.其实,不论是大作家,还是我们普通人,都有过与小动物朝夕相处或亲密接触的经历,只要我们像老舍先生那样仔细观察,充满爱心,我们也一定能写出同大作家一样精彩的文章。

3.课后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章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和亡失后的情感。

3.初步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感知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和亡失后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感知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班班通

教学方法:

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多媒体放映小猫的照片,观察小猫的可爱,引入动物——小猫。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动物,班上很多同学都养过它,那我国著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经养过小猫,从小猫的养护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郑振铎先生《猫》的学习。

二、预习检查

(1)作家作品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标好段序,圈出重点词语,梳理字音词意。

(3)教师点拨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一)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用笔划出关键词句。

根据表格要求,分组找出三只小猫的相关信息。

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5、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法:对话法情境法

学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二、默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整体感知。(教师出示生字词)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3、这几只猫的外形和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4、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5、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一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一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三、文章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其中前两只活泼有趣,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朗读并感悟。

提问:1、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两只可爱猫的篇幅不如一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我家三只猫最后结局都是亡失,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四、精读赏析:15一一3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案发现场: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5、我的怀疑是正确的吗?

事实真相:鸟被另外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这只丑猫!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1)在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从我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2)为什么会造成冤案,我的过失是什么?

教师小结:根本原因就是“我”对那只丑猫有偏见!

明确:对三只猫,我和家人的感情是有区别的。正因为我的偏见,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所以,较前两只猫,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更加难过。

8、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延伸:感悟

六:主题:应善待生命、关爱弱小勿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七:板书设计

郑振铎

应该善待生命、关爱弱小

不要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作者家里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作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有快乐、有心酸、有愤恨,甚至有无尽的懊悔。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

二、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的语句、抒情的语句、耐人寻味的语句,品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并自然而然地将人物情感蕴抒情:将内在的情感外显化,更利于情感的抒发,感染人,打动人。

耐人寻味:“至此好久不养猫”“永不养猫”,不能忽视的句子,蕴含着作者不愿言表又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2、写法探究:本文在写作技巧方面有那些特点?

情节曲折、结构严谨:得猫一一养猫一一亡失一一再得猫一一再养猫一一再亡失一一复得猫一一复养猫一一复亡失一一永不养猫。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首尾呼应、设置伏笔:文章开头交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抛出线索,总领全文,结尾以“我记永不养猫"收篇,开拓新意,照应开头。伏笔的表现: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可谓连珠缀玉、浑然天成。

3、鲜明的对比:之前我们非常喜爱前两只猫,使之和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后者的命运更加悲惨,以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更加突出“我”过失之大,悔恨之深,有力地突出文章中心。

4、第一人称:文中的“我”是猫的主人,喜欢前两只猫。既是目击者,又是悲剧的制造者,便于直接抒情,解释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

三、课外练笔:以“我最喜爱的小动物”为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四、板书设计:

郑振铎

语言之妙结构之巧

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大佳河乡中心学校 鞠莉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的重点: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污涩 ( )怂恿( ) 蜷伏( )惩戒( ) 怅然( )诅骂( )红棱 ( )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2、为什么

“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明确: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3、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归纳:凡事不可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否则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四、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四、 再次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归纳: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五、延伸迁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板书:

郑振铎

“我”三次养猫的故事

12 3

态度:喜欢更喜欢 不喜欢

情感:酸辛 怅然 难过、自责

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

对人对事不能存偏见,要善待动物

六、课堂总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四

2.熟读全文,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3、写第三只猫被冤枉后的心里活动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猫》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文章构思精巧,意味隽永,针对文本的这一现状,我教学设计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更规范有效的语言训练,于是,我选择了“说读”这个课型。说读,就是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选择了三个话题:说猫,说人,说文。每一个话题,分说两个方面的内容:说猫,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说人,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说文,语言之妙和结构之巧

整个课堂,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积累丰厚自然 。

我觉得,这堂课我的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大胆尝试了课堂教学中的“无提问设计”。 从“提问”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碎问”,时时在问,问得密度很大,可以说已经不能称之为“提问”;二是“多问”,问得比较多,“提问”的质量不高;三是“主问”,只提出几个主要的问题,提问有深度,有牵引性,学生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最后一种情况,最精妙最有趣,就是“不问”,不使用提问来建构课堂,也不使用提问来组织教学。

当然,在执教过程中由于有点紧张,各环节过渡还不够自然,在“品味”环节还觉得做的不是太理想,在拓展环节还需要斟酌,推敲,在以后的教学历练中有待进一步提高。

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对生活的热爱。

4.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舍。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谈话: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我们先来听一首《学猫叫》,感受一下猫的可爱。

叙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书),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猫》。

二、自学课文。

△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做上记号。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

△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大猫和小猫),哪些小节写大猫的,哪些小节写小猫的作为?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大猫的什么特点?又写了小猫的什么特点?把能概括它们这一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三、学习课文。

第一部分——大猫(1、2节)

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自己读课文,找找有关的语句)

3.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

结合放幻灯以及平日观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每叙述一个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对猫的印象。

△(放幻灯①:猫在睡觉)学生叙述: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

△(放幻灯②:猫出去玩)学生叙述:猫很贪玩。

△(放幻灯③:猫等老鼠)学生叙述:猫很尽职。(释:尽职)(突出:"非……不可……")

4.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

5.根据板书指点: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可是)尽职

指点: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呀,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6.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7.猫的古怪还表现在哪儿呢?再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读一读。

(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这一小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讲讲。

自己讲书要点: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

长短不同

丰富多腔变化多端

粗细各异

(4)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

8.指名读第二节,要把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四、巩固词语

1、同桌检查读词语

2、(出示:任凭、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古怪),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

五、讲读课文。

第一部分——大猫(3小节)

1.读第三小节: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板书:怕、勇猛)

2.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3.现在我们来看1——3段,概括一下,课文是从几个方面写了猫的古怪,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__贪玩__尽职

古怪__温柔可亲__一声不响

__怕__勇猛

4.指导: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一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叫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第二部分——小猫

1、你们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2、课文上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读第二部分:从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3、小猫的可爱,你们感觉了吗?谁能根据照课文内容,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的,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

4、指名朗读。

二、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说话练习: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感情。

(提供导语:_____的性格实在_____,_______。)

六、作业

1、《课堂作业》中相关题目。

2、各自练习背诵一、二两节。

七、板书设计: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古怪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响

怕勇猛

好玩具

小猫也不哭

更可爱胆子越来越大

摔抱打

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7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猫的古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分段,读课文,了解内容,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背诵第二段。

读课文分段

第一段(1----3):介绍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满月的小猫可爱。

请你用串连各段段意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二、学习第一段

读课文第一段,回忆课文内容。(要求边读边思考)

1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怪”是形容猫的性格特别,很难捉摸。课文从三方面描写的性格有些古怪:

[1]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2]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不理不睬,一声不坑;

[3]猫即胆小,又勇猛。

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猫的叫声是否总是那么动听,为什么在作者的耳中会是“丰富多腔”的?(展开讨论,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二段:思考完成。

[1]用()画出描写“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的句子。

[2]抓词语说理解,谈体会。方法:读句子,话词语。

(满月的小猫淘气又可爱,它腿脚还不稳就淘气。在它的眼里什么都是它的玩具,而且玩就没个完。摔跟头它不怕,摔疼了也不哭,而且肆无忌惮在花盆摔交,抱着画枝打秋千,致使枝折花落,尽管满月的小猫到处闯祸,毁坏东西,但作者却更加喜爱这生机勃勃,天真可爱的小猫。

[3]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再读课文,用串连各段段意义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8

李俊湘

《猫》是郑振铎小说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其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本文篇幅较长,用一课时讲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认为

教学生

所以,此课教学我设计了三大板块:

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叙述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认真积极,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这一环节的最后,我出示了说明文《猫》,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明白了说明文与散文的不同,导出散文写物是为写人、写人的`感情,自然的引出第二个板块。

二、找表达感情的句子,品味文章深情:

这一环节是重点,而

所以用时最多。因为初一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为帮助他们理解体会,所以我设计了“假设你的小猫死了??”“假设你的小猫被抱走了??”以及教师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这一设计联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课上学生“骂死他”这样的回答的确是真情流露。

在这一环节中文我注意了详略的安排:前两只小猫略,第三只小猫详。这样为感悟文章的道理做好铺垫。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从而引出散文的终极目的是让人明理。

三、说感悟,明道理。

这一环节学生发言的人数多,说出了自己的认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最后联系学生的作文,让他们明白了:通顺的叙事+真挚的感情+深刻的道理,是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以上这三个板块由浅入深,逐块推递,让学生自由说话、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课上完了,目标也实现了,教材挖掘得也够深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主动。回顾这堂课,自己并不十分满意,觉得最大的遗憾是:

学生自由说话了,学生主动说话了,但学生说的还是少,老师讲的还是多。

分析原因:1、因为课前听说我上课的班是整个年级最差的一个班,所以,一上课我就信心不足,老是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一不发言我就说。2、学生预习情况比我估计的要差。学生一说慢了或说错了我就着急。3、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余毒”还影响着我,有问题就急着要答案。

当然在学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过艺术的“介入”来调控活动方向,来增强活动的厚度。可是,教师的这种“介入”应该控制在怎样的一个“度”上,才不至于?

另外我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施展的才能就有多大。”今后我会把课堂变成学生的最大的舞台。

初中教案语文《猫》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9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激趣

1、师展示“猫”图片,复习上节课知识—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

生答后师板书:

性格古怪、淘气可爱

2、谈话激趣:

老舍爷爷是一个著名的大作家,他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具体的法宝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你们愿意吗?现在,请同学们带上你智慧的钥匙,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写法

1、学习前三个自然的写法:

⑴ 引导理解“古怪”的意思。

⑵ 师问: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悟到猫的性格古怪?

⑶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特点写具本的。

① 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② 了解猫“老实、贪玩、尽职”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③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把文章写具体的第一个法宝是:

运用具体的事例把特点写清楚。

④ 师小结提示:

因为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平时什么都怕,有时又很勇猛,这些特点看起来相互矛盾,但又都是事实,所以作者说猫的性格古怪。也就是说课文前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⑤ 让学生发现把文章写具体的第二个法宝是:

围绕中心意思从几个方面具体写,也就是先总述后分述,文章才会显得有条理。

⑷ 指名读1、2、3自然段,要求:

读出古怪的语气,生互评。

2、学习第4自然段:

⑴ 默读第4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感悟到小猫的淘气可爱?

⑵ 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作者把小猫淘气可爱的特点写具体的法宝是:

抓住动作进行细致刻划。

⑶ 有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表现出猫的淘气可爱。

三、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1、师以“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为例,示范如何品析词句。

2、由学生发现品析词句的'方法(找──圈──悟──读)师加以肯定,并通过投影出示“学法”。

3、生依据学法在课本上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师相机补充。

5、思维拓展:

通过交流,我们深深体会到主人是那么爱猫,假如你就是一只猫,主人那么喜欢你,你会怎么做?

6、相机引出问题:

老舍爷爷是怎样表现猫和他的亲密关系呢。

7、通过理解“蹭”的意思,领悟老舍爷爷用词的准确性。

8、师小结:

老舍爷爷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猫当朋友,当家人,当孩子,体现出“人爱猫,猫亲人“的人间真情。

9、生有感情朗读全文,要求:

能体现出“人爱猫,猫亲人“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找到了那么多写作法宝。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可在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是那么可爱。这说明了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感受。我们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还能创造美。

五、布置作业,写法迁移

课外观察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并把观察所得写成一篇观察日记。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做到“活而有效”,我刚开始时通过谈话激趣,激起阅读课文的兴趣。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学习1~3自然段,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我觉得通过这样有效地学习,能较好地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然后安排“品味词句,体会感情”这一环节。安排这一环节时,我先有意作个示范,让学生明白怎样讲析,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教师巡视指导,掌握自主研读情况,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课堂交流,教师随机点拨,深化和评价。我觉得这样较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有效锻炼学生提取、处理信息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摆脱以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自由,他们可以挑自己最有感悟的地方说。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性和自豪感,真正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但上完这节课后,我深深觉得如果课前能准备一些“小猫淘气可爱”的动画或图片,也许效果会好一些,从观察动画入手会更直观地感受到猫的“淘气可爱”。

【点评】

江赛卿老师经过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于11月1日上午为我们上了老舍先生的作品《猫》的公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展示出了江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给听课者留下较好的印象,我们四年段语文教师听了这节课后认为有如下特色:

1、教师能熟悉教材,目标明确,圆满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指导到位,从词、句、片断品析、情感表达、写作方法的渗透等方面都淋漓尽致地展开,如对第一自然段的指导“猫”有老实、贪玩、尽职的特点,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或明白了什么),一层一层地由浅到深地引导学生分析,最后再从教师的领读,学生的接读,让师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3、教师能充分发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的能力都得到较好的训练。

4、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相信学生,课堂师生关系融洽和谐,采用积极性评价。

要说不足嘛,那也是难免的,本节课缺少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没有留下学生质疑的时间。总之,我们认为这节课虽然朴实,但也精彩。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执教者与作者之间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关注生活,留心身边的事物,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正如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所说:只要会开花,我就高兴,至于花开得大小我是不计较的。

教学设计反思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